第二千零六十九章:反屠龙术(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第(2/3)页

    美国官方数据:美国有3.3亿人口,贫困人口约有4000万人,占比12%,在有钱人遍地的洛杉矶,无家可归者就有超过5.9万人。这些无家可归者怎么生活呢?住在桥洞、住在公园长椅、住在街边帐篷,最常见的还是住在纸箱子里。有超过20%的流浪者,已经维持这种状态超过10年。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流浪者,与美国高房价不无关系,美国富人区的房价,普遍在8000万美元以上,折换成人民币5亿元左右。就连普通公寓的租房价格都在1200美元/月以上,折换成人民币7500元左右富人可以享受极致豪华的别墅,穷人却连一张能睡觉的地方都承受不起,走在夜晚的美国,街上一排排的流浪汉地铺,完全会让你唏嘘白天的繁华。

    富人区的房子通常都在郊区,基本上都是独栋的别墅,环境优美,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而靠近市中心的普通区域,由于公共交通相对发达,所以人群比较杂乱,但房租低,买房的话地税也更低。不过,这里的治安问题可就比不上郊区了。而富人区则不同,那里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24小时都有大量警力巡逻,治安自然是没得说,夜不闭户也是很正常的。住在不同区域的人也有明显的差别。在美国,不同区域的人群很少会跨区域活动,他们的活动范围通常都在自己的圈子里。富人区以白人为主,其次是印度人;而普通区则以黑哥们儿、老墨和其他说不上的地方的人居多。富人区的超市、商店环境更好,但价格也更高;普通区则以沃尔玛为主,虽然经济实惠,但购物环境自然比不上富人区那些高档超市。

    总的来说,美国的人群区域化、层次化非常明显。当你开着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眼前是一片美景,各种绿植,鸟语花香,大别墅一栋比一栋漂亮,街上的陌生人见了你会对你微笑,或者主动跟你打招呼,你会觉得哇,美国人都这么友善;但也许到了前面马路拐一个弯儿,下一个区域就是各种破房子,街上游荡着一群把裤子穿在屁股下面的黑哥们儿,走过来抢你车窗,跟你要烟抽。

    没办法,美帝富人区,每个街角都有警察巡逻,你要是穿个兜帽衣服进去,再把兜帽带上,不开车在街上走,如果还是一个有色人种,分分钟就有警察来查你身份。美国的警察经费是地方政府拨付,地方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来房产税,房产税是按房屋价格比例缴纳,富人区房子贵,税收高,警察预算多,警察就多,穷人区相反。

    穷人区,当街中枪,报警可能都要等几十分钟警察才到,底特律破产后,你在贫民区中枪倒地,救护车一般都是半个小时后直接收尸了。

    富人区有没有恶性案件,有。但是非常少,不是你新闻里看到的那个美国。美国富人区相对来说在全世界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了。你要知道,美国容许个人给警察局捐钱。警察局会有一个列表的。对真正的衣食父母,那服务可不太一样。我住的算中上水平社区,去过一次警察局。他里面有一个类似天网系统那种密集摄像头覆盖区域……你想想他治安能差吗。

    这就造成了,富人区损失寥寥,而穷人区损失惨重。

    别说人了,就是财产损失也很严重!

    要知道,血十字病毒可不是丧尸病毒,丧尸病毒最多要命,毕竟丧尸除了吃人没有其他的欲望,可血十字病毒却不一样,它放大了所有人的欲望,抢劫财物也是欲望的一种。

    杀人放火,抢劫,但凡你能想到的犯罪,都饱和式出现。

    等待‘纷争’恶魔消失,很多人恢复正常之后,发现自己家物理意义上变成家徒四壁了……所有值钱的玩意全部不见了,过分一点的,连特么房子都被点了!

    这让无数还活着的人直接破防。

    这一下无数穷人涌上街头……眼看阶级暴动就要出现了。

    然后老美的老传统直接应激反应了。

    再次搞起了身份政治!

    这可是美国的老手艺,反屠龙术!

    来消除少数族裔和底层民众的反抗意识,逐渐将阶级斗争转变为身份认可斗争,非常巧妙的将矛盾进行了转移!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两极状态,苏联的革命理论非常简单,苏联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共产主义理论,将世界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学过政治课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区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方法就是看谁掌握了生产资料,和苏联缠斗了几十年美国当然清楚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威力,所以早在一开始,就将“通共”视为对美国的最大威胁,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针对共产主义的理论,美国也拿出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比如强调美国自由市场经济要比苏联的计划经济优越;更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中间创造性的凭空制造了一个新的群体,也就是中产阶级,将其变成两者之间的缓冲区。

    而在美国,学习了共产主义的黑豹党在美国掀起了声势浩荡的少数族裔民权运动,在之前写黑豹党时提到,1969年,在白人左翼阵线和黑豹党几位黑人运动领袖的牵头下,召开了全美范围的“反法西斯联合阵线”的全国会议;金牧师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发布演说的时候,在场的有黑人、有拉丁裔也有白人。
    第(2/3)页